• 两会深读丨五大任务 构筑发展新格局
  • 发布时间:2025-01-17 12:05
    文档来源: 《内蒙古日报》
  • 《内蒙古日报》(2025年1月16日3版)。


       聆听2025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独属于内蒙古的2024年发展数据“铺陈”开来:

      治沙、造林、种草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3%、220%、148%,生态安全的“绿色长城”持续筑牢。

      完成煤炭保供任务8.3亿吨、占全国34.5%,外送电量3150亿度、占全国16%,均居全国第1位,能源保供的“顶梁柱”作用突出。

      粮食总产量达到820.1亿斤、实现“二十一连丰”,牛肉、奶产量稳居全国第1位,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更加坚实。

      ……

      2024年,在国家支持下,内蒙古“五大任务”212项年度重点工作全部完成,一项项亮眼的数据,成为闯新路进中游迈出实质性步伐的生动注脚。

      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是党和国家从发展全局出发赋予内蒙古的战略定位,也是内蒙古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大局中的要责和重任。

      持续把落实“五大任务”的扎实行动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成效,是全区上下的共识,也是自治区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为国担当,当好“顶梁柱”“压舱石”


     “五大任务”不仅关系着自身发展,也关系着国家五个安全。内蒙古站位全国大局,全力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全力保障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边疆安全。

      自治区政协委员,自治区农牧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化珍介绍,作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主要落实部门,自治区农牧厅树牢系统化、工业化、市场化三大思维,紧扣“地水种技、粮肉乳草、链服融改”12个重点,在抓主要矛盾、破瓶颈制约、重前瞻布局上狠下功夫推进工作落实。2025年,他们将持续提高农畜产品供给能力,提高畜牧业加工转化率,全力把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得量大质优。

      自治区人大代表,呼和浩特海关关长、党委书记张彦表示,近年来,呼和浩特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构筑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上不断展现首府新作为。下一步,将全力支持呼和浩特、乌兰察布加快建设中欧班列集散中心,会同相关部门积极研究解决中欧班列“酒肉穿肠过”问题,服务“中通道”中欧班列扩容提质。

      深入落实“五大任务”,下一步着力点在哪?“要着力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全面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深入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深挖资源开发转化利用潜能”“加快突破地、水、种等瓶颈制约”“系统推进‘五大任务’、接续实施‘六个工程’、组织开展‘六个行动’,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代表委员们纷纷提出意见建议,积极建言献策。


    为区谋路,探索本地化发展路径

     “五大任务”是重任,也是机遇。

      在落实“五大任务”过程中,内蒙古各地抓住发展战略机遇,找准定位,立足特色优势,纷纷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聚焦自治区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赤峰市元宝山区聚力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加快实现工业倍增,推动传统能源转型升级、新能源产业大干快上,培育形成了硫磷钛铁锂、生物化工、精细化工新材料、医药化工、新能源等五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下一步,元宝山区将全力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大文章。传统能源产业上,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高值化利用水平。新能源产业上,坚持以链式思维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打造以绿色氢氨为核心的‘新石油’中心。战略资源产业上,重点实施7个新质生产力项目,推动战略资源高质化开发利用。”自治区人大代表、赤峰市元宝山区区长张志伟说。

      巴彦淖尔市作为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主力军,创造了防沙治沙的“磴口模式”。近几年,该市立足资源优势,加快林草沙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进程,打造从基地种植、生产加工、技术研发、仓储物流、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到终端会员全流程一体化产业链,走出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下一步,我们要推动科技创新和生态建设及生态产业深度融合,重点围绕节水抗旱造林、盐碱地造林等困难立地条件下造林技术、荒漠原生树种扩繁及栽植技术、经济林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科技攻关、突破,将更多成熟的科技成果应用到‘三北’工程建设中。”自治区政协委员,巴彦淖尔市政协副主席、科协主席格日乐说。


    为民谋利,收获满满安全感幸福感


     “五大任务”是对我区具有牵引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工作的集中攻坚,发展的是社会经济,受益的是广大百姓。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空气更清新了。全面治理后的矿山变成了公园,成为市民消夏的新去处,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倍增。”自治区人大代表、内蒙古创源金属有限公司质管部部长杨峰在“代表通道”上分享了霍林郭勒市绿色转型发展带来的民生红利。

      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不只是生态建设,更是一场生产方式、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作为一座“老牌”能源城市,霍林郭勒从“挖煤卖煤”到“煤电铝一体化”,再到“新能源赋能”,产业“新”了、矿山绿了,生态环境也从根本上发生了转变。

      额尔古纳市地处内蒙古最北端,有着长达674.89公里的中俄边境线。过去一年,额尔古纳市全力做好守边护边、社会治理、防范化解风险等各项工作,全面推行信访代办制,深入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和交叉互检,“数字边防”“智慧边防”建设扎实推进,边境管控能力显著增强,以实际行动把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构筑得更加坚不可摧。尤其是全市的6个“北疆·右岸快警站+”,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景区,做到“有呼必应”,有力推动当地旅游业有序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我们在守好祖国‘北大门’、首都‘护城河’的同时,也为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安全感。”自治区人大代表,额尔古纳市委副书记、市长耿浩说。

      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决落实好“五大任务”,内蒙古正在不断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记者:霍晓庆)


    两会快评


    以新格局塑造新优势


         “坚持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产业含新量含金量含绿量”“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做好现代化国际口岸的文章”……自治区两会上,代表委员就持续深化落实“五大任务”建言献策,积极为完成好这一要责和重任、构建新格局塑造新优势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五大任务”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内蒙古的战略定位,是我们必须履行好的重要职责使命。过去一年,内蒙古加压加力、紧锣密鼓推进“五大任务”,“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取得重大战果,治沙、造林、种草年度任务超额完成;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全社会安全感持续提升;新能源装机在全国率先破亿、达到1.35亿千瓦,在全国率先开展跨省特高压绿电交易;粮食总产量达到820.1亿斤,实现“二十一连丰”;全区陆路口岸货运量超1.2亿吨,进出口总额超2000亿元……在全区上下共同努力下,“五大任务”取得显著成效,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向上向好的态势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百尺竿头何以更进一步?持续深化落实“五大任务”,既要“操其要于上”,也要“分其详于下”。要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形成布局合理、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要坚持产量产能、生产生态、增产增收一起抓,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农村新牧区。要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大力拓展发展新空间。要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挺在前头,全力推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内蒙古的战略定位,加快构建发展新格局、塑造竞争新优势,一张蓝图绘到底,我们定能以新气象新作为新担当,不断推动“五大任务”取得新成效,结出新硕果。(评论员:哈丽琴)


    两会融产品



    “五大任务” 成效显著


    聚焦新视角 深度看两会

    “五大任务”是习近平总书记

    赋予内蒙古的战略定位

    是我们必须履行好的

    重要职责使命

    “五大任务”是内蒙古在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

    要责和重任

    必须持续深化落实

    回眸2024年

    “五大任务”高质量推进

    取得显著成效

    生态屏障持续筑牢

    安全屏障不断夯实

    能源资源基地保障能力增强

    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取得积极进展

    向北开放桥头堡建设走深走实

    展望2025年

    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

    党中央精神上来

    统一到自治区党委部署要求上来

    紧紧围绕“五大任务”

    一张蓝图绘到底

    接续实施“六个工程”

    组织开展“六个行动”

    全力以赴推动全区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报道团队:孙一帆 于涛 李卓 王鹏 王丽红 贾奕村 韩晓宇 庄圆)


    两会热议


    吴喜春代表:

    让科技创新成为乳业发展“最大增量”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走在全国前列的产业保持领先地位,抢占新的制高点。当前,我区乳业已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乳业发展各种叠加优势明显,这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提供了坚实支撑。”自治区人大代表、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吴喜春说。

    吴喜春建议,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优化延伸产业链条,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乳业发展“最大增量”。

     要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布局奶酪、乳清、乳铁蛋白等精深加工产业,扩大奶粉、酸奶、冰品市场份额,实现产业链产值不断取得新突破。要以数字化打造新动能,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刻重塑生产要素配置,用数字化赋能升级乳业全链路。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要在饲草种植、养殖加工等环节,加快先进绿色科技的推广应用。同时,还要加强乳企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推动产学研融通创新,壮大市场主体,实现国际化发展。(记者:王皓 王磊)

    李国光代表:

    群策群力打好防沙治沙大会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推进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新建新能源装机1500万千瓦、治沙140万亩。“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自治区人大代表、突泉县林业和草原局正高级工程师李国光说。
      突泉县位于科尔沁沙地北缘锁边区,肩负着阻击沙地边缘区域向外蔓延的重要使命。2024年,突泉县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统筹布局沙地治理,以推进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为重点,采取新能源治沙、科学治沙、群众治沙、社会治沙、效益治沙五种模式,全面完成了“灭黄、治白、增绿”三大行动。
     作为林草工作者,李国光走遍了县域内大大小小的沙丘、林地,见证了突泉县科尔沁沙地“沙海变绿洲”的奇迹。李国光建议,坚持科学防沙治沙,大力推广应用节水林业新技术,大力推行以工代赈模式,不断探索、调动、完善吸引社会各方资金、技术、公益组织等多元化参与防沙治沙的机制,群策群力,打好防沙治沙大会战。(记者:康丽娜 王晓博)

    于志伟委员:

    推进我区羊绒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牛羊肉、马铃薯、玉米、羊绒、草业是我们发展多年的特色产业,要持续深耕,马铃薯、羊绒2个产业链向千亿级迈进。我长期关注我区羊绒产业的发展,为此我感到十分振奋。”自治区政协委员、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科技和信息化处一级调研员于志伟说。


    “内蒙古现有羊绒产业链相关企业3934家,中小微企业居多,制造方式偏传统,信息化手段不足,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发挥不足,导致碳排放和能耗偏高。首先是养殖环节的碳足迹评价技术还不完善,其次是碳足迹核算缺少本地化的碳排放因子库数据支持。”于志伟建议,设立统一的协调管理部门,整合羊绒产业链上下游的创新资源,实现跨企业、跨产业、跨区域的打通。抓紧开展羊绒产品养殖环节碳足迹研究,制定羊绒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认可全流程标准体系。尽快建立羊绒原料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同时鼓励部分企业“先试先行”给产品加上碳标识,带动上游供应链低碳升级,辐射产业及上下游供应链的低碳发展,并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推进我区羊绒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记者:帅政 孟和朝鲁)


    李颖婷委员:

    进一步加大边境辖区技防设施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进一步改善边民生产生活条件,让边境群众安居乐业、安心守边。这一工作安排,让自治区政协委员、民进呼伦贝尔市总支主委李颖婷倍感振奋。
     “近年来,兴边富民工作在内蒙古边疆地区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李颖婷以呼伦贝尔市为例,对增强我区边境地区治理能力提出了建议。
     呼伦贝尔毗邻俄蒙,有8.9万平方公里的边境辖区和8个对外开放口岸,边境地势平坦、人口稀少,边境管控任务比较重。李颖婷建议,进一步加大边境辖区技防设施建设,针对呼伦贝尔冬季漫长的特点,为边境派出所等基层一线单位配备适航性、抗干扰性更强的高科技设备,进一步提升边境巡逻防控效能。同时,要大力推进护边员队伍建设,提高护边员待遇保障,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培训,提升护边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进一步加大边民和护边员补助政策力度,持续改善边境地区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激发边民参与巡边、护边的积极性。(记者:安寅东 金泉)


    两会影像


    1月15日,自治区政协委员秦立梅建议,在基层医院帮扶建设优势学科,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满足群众多样化医养需求,为百姓健康贡献医疗专家力量。记者 孟和朝鲁 摄

    1月15日,通辽市代表团代表刘洋建议,出台支持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鼓励运行时间长或单机容量小的风电光伏设备技术迭代、设备更新、以大代小,支持建设风电光伏退役装备资源化再利用示范区。记者 王磊 摄


    1月15日,自治区政协委员李袆霞(右三)建议,支持将阿拉善盟建设成为全国新能源消纳基地和内蒙古的商业航空基地。记者 金泉 摄

附件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两会深读丨五大任务 构筑发展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5-01-17
来源:《内蒙古日报》
朗读

两会深读丨五大任务 构筑发展新格局, 《内蒙古日报》(2025年1月16日3版)。   聆听2025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独属于内蒙古的2024年发展数据“铺陈”开来:  治沙、造林、种草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3%、220%、148%,生态安全的“绿色长城”持续筑牢。  完成煤炭保供任务8.3亿吨、占全国34.5%,外送电量3150亿度、占全国16%,均居全国第1位,能源保供的“顶梁柱”作用突出。  粮食总产量达到820.1亿斤、实现“二十一连丰”,牛肉、奶产量稳居全国第1位,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更加坚实。  ……  2024年,在国家支持下,内蒙古“五大任务”212项年度重点工作全部完成,一项项亮眼的数据,成为闯新路进中游迈出实质性步伐的生动注脚。  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是党和国家从发展全局出发赋予内蒙古的战略定位,也是内蒙古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大局中的要责和重任。  持续把落实“五大任务”的扎实行动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成效,是全区上下的共识,也是自治区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为国担当,当好“顶梁柱”“压舱石” “五大任务”不仅关系着自身发展,也关系着国家五个安全。内蒙古站位全国大局,全力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全力保障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边疆安全。  自治区政协委员,自治区农牧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化珍介绍,作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主要落实部门,自治区农牧厅树牢系统化、工业化、市场化三大思维,紧扣“地水种技、粮肉乳草、链服融改”12个重点,在抓主要矛盾、破瓶颈制约、重前瞻布局上狠下功夫推进工作落实。2025年,他们将持续提高农畜产品供给能力,提高畜牧业加工转化率,全力把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得量大质优。  自治区人大代表,呼和浩特海关关长、党委书记张彦表示,近年来,呼和浩特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构筑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上不断展现首府新作为。下一步,将全力支持呼和浩特、乌兰察布加快建设中欧班列集散中心,会同相关部门积极研究解决中欧班列“酒肉穿肠过”问题,服务“中通道”中欧班列扩容提质。  深入落实“五大任务”,下一步着力点在哪?“要着力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全面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深入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深挖资源开发转化利用潜能”“加快突破地、水、种等瓶颈制约”“系统推进‘五大任务’、接续实施‘六个工程’、组织开展‘六个行动’,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代表委员们纷纷提出意见建议,积极建言献策。为区谋路,探索本地化发展路径 “五大任务”是重任,也是机遇。  在落实“五大任务”过程中,内蒙古各地抓住发展战略机遇,找准定位,立足特色优势,纷纷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聚焦自治区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赤峰市元宝山区聚力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加快实现工业倍增,推动传统能源转型升级、新能源产业大干快上,培育形成了硫磷钛铁锂、生物化工、精细化工新材料、医药化工、新能源等五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下一步,元宝山区将全力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大文章。传统能源产业上,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高值化利用水平。新能源产业上,坚持以链式思维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打造以绿色氢氨为核心的‘新石油’中心。战略资源产业上,重点实施7个新质生产力项目,推动战略资源高质化开发利用。”自治区人大代表、赤峰市元宝山区区长张志伟说。  巴彦淖尔市作为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主力军,创造了防沙治沙的“磴口模式”。近几年,该市立足资源优势,加快林草沙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进程,打造从基地种植、生产加工、技术研发、仓储物流、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到终端会员全流程一体化产业链,走出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下一步,我们要推动科技创新和生态建设及生态产业深度融合,重点围绕节水抗旱造林、盐碱地造林等困难立地条件下造林技术、荒漠原生树种扩繁及栽植技术、经济林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科技攻关、突破,将更多成熟的科技成果应用到‘三北’工程建设中。”自治区政协委员,巴彦淖尔市政协副主席、科协主席格日乐说。为民谋利,收获满满安全感幸福感 “五大任务”是对我区具有牵引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工作的集中攻坚,发展的是社会经济,受益的是广大百姓。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空气更清新了。全面治理后的矿山变成了公园,成为市民消夏的新去处,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倍增。”自治区人大代表、内蒙古创源金属有限公司质管部部长杨峰在“代表通道”上分享了霍林郭勒市绿色转型发展带来的民生红利。  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不只是生态建设,更是一场生产方式、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作为一座“老牌”能源城市,霍林郭勒从“挖煤卖煤”到“煤电铝一体化”,再到“新能源赋能”,产业“新”了、矿山绿了,生态环境也从根本上发生了转变。  额尔古纳市地处内蒙古最北端,有着长达674.89公里的中俄边境线。过去一年,额尔古纳市全力做好守边护边、社会治理、防范化解风险等各项工作,全面推行信访代办制,深入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和交叉互检,“数字边防”“智慧边防”建设扎实推进,边境管控能力显著增强,以实际行动把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构筑得更加坚不可摧。尤其是全市的6个“北疆·右岸快警站+”,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景区,做到“有呼必应”,有力推动当地旅游业有序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我们在守好祖国‘北大门’、首都‘护城河’的同时,也为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安全感。”自治区人大代表,额尔古纳市委副书记、市长耿浩说。  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决落实好“五大任务”,内蒙古正在不断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记者:霍晓庆)两会快评以新格局塑造新优势     “坚持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产业含新量含金量含绿量”“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做好现代化国际口岸的文章”……自治区两会上,代表委员就持续深化落实“五大任务”建言献策,积极为完成好这一要责和重任、构建新格局塑造新优势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五大任务”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内蒙古的战略定位,是我们必须履行好的重要职责使命。过去一年,内蒙古加压加力、紧锣密鼓推进“五大任务”,“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取得重大战果,治沙、造林、种草年度任务超额完成;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全社会安全感持续提升;新能源装机在全国率先破亿、达到1.35亿千瓦,在全国率先开展跨省特高压绿电交易;粮食总产量达到820.1亿斤,实现“二十一连丰”;全区陆路口岸货运量超1.2亿吨,进出口总额超2000亿元……在全区上下共同努力下,“五大任务”取得显著成效,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向上向好的态势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百尺竿头何以更进一步?持续深化落实“五大任务”,既要“操其要于上”,也要“分其详于下”。要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形成布局合理、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要坚持产量产能、生产生态、增产增收一起抓,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农村新牧区。要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大力拓展发展新空间。要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挺在前头,全力推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内蒙古的战略定位,加快构建发展新格局、塑造竞争新优势,一张蓝图绘到底,我们定能以新气象新作为新担当,不断推动“五大任务”取得新成效,结出新硕果。(评论员:哈丽琴)两会融产品“五大任务” 成效显著聚焦新视角 深度看两会“五大任务”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内蒙古的战略定位是我们必须履行好的重要职责使命“五大任务”是内蒙古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要责和重任必须持续深化落实回眸2024年“五大任务”高质量推进取得显著成效生态屏障持续筑牢安全屏障不断夯实能源资源基地保障能力增强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向北开放桥头堡建设走深走实展望2025年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精神上来统一到自治区党委部署要求上来紧紧围绕“五大任务”一张蓝图绘到底接续实施“六个工程”组织开展“六个行动”全力以赴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报道团队:孙一帆 于涛 李卓 王鹏 王丽红 贾奕村 韩晓宇 庄圆)两会热议吴喜春代表:让科技创新成为乳业发展“最大增量”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走在全国前列的产业保持领先地位,抢占新的制高点。当前,我区乳业已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乳业发展各种叠加优势明显,这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提供了坚实支撑。”自治区人大代表、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吴喜春说。吴喜春建议,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优化延伸产业链条,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乳业发展“最大增量”。 要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布局奶酪、乳清、乳铁蛋白等精深加工产业,扩大奶粉、酸奶、冰品市场份额,实现产业链产值不断取得新突破。要以数字化打造新动能,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刻重塑生产要素配置,用数字化赋能升级乳业全链路。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要在饲草种植、养殖加工等环节,加快先进绿色科技的推广应用。同时,还要加强乳企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推动产学研融通创新,壮大市场主体,实现国际化发展。(记者:王皓 王磊)李国光代表:群策群力打好防沙治沙大会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推进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新建新能源装机1500万千瓦、治沙140万亩。“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自治区人大代表、突泉县林业和草原局正高级工程师李国光说。  突泉县位于科尔沁沙地北缘锁边区,肩负着阻击沙地边缘区域向外蔓延的重要使命。2024年,突泉县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统筹布局沙地治理,以推进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为重点,采取新能源治沙、科学治沙、群众治沙、社会治沙、效益治沙五种模式,全面完成了“灭黄、治白、增绿”三大行动。 作为林草工作者,李国光走遍了县域内大大小小的沙丘、林地,见证了突泉县科尔沁沙地“沙海变绿洲”的奇迹。李国光建议,坚持科学防沙治沙,大力推广应用节水林业新技术,大力推行以工代赈模式,不断探索、调动、完善吸引社会各方资金、技术、公益组织等多元化参与防沙治沙的机制,群策群力,打好防沙治沙大会战。(记者:康丽娜 王晓博)于志伟委员:推进我区羊绒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牛羊肉、马铃薯、玉米、羊绒、草业是我们发展多年的特色产业,要持续深耕,马铃薯、羊绒2个产业链向千亿级迈进。我长期关注我区羊绒产业的发展,为此我感到十分振奋。”自治区政协委员、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科技和信息化处一级调研员于志伟说。“内蒙古现有羊绒产业链相关企业3934家,中小微企业居多,制造方式偏传统,信息化手段不足,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发挥不足,导致碳排放和能耗偏高。首先是养殖环节的碳足迹评价技术还不完善,其次是碳足迹核算缺少本地化的碳排放因子库数据支持。”于志伟建议,设立统一的协调管理部门,整合羊绒产业链上下游的创新资源,实现跨企业、跨产业、跨区域的打通。抓紧开展羊绒产品养殖环节碳足迹研究,制定羊绒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认可全流程标准体系。尽快建立羊绒原料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同时鼓励部分企业“先试先行”给产品加上碳标识,带动上游供应链低碳升级,辐射产业及上下游供应链的低碳发展,并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推进我区羊绒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记者:帅政 孟和朝鲁)李颖婷委员:进一步加大边境辖区技防设施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进一步改善边民生产生活条件,让边境群众安居乐业、安心守边。这一工作安排,让自治区政协委员、民进呼伦贝尔市总支主委李颖婷倍感振奋。 “近年来,兴边富民工作在内蒙古边疆地区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李颖婷以呼伦贝尔市为例,对增强我区边境地区治理能力提出了建议。 呼伦贝尔毗邻俄蒙,有8.9万平方公里的边境辖区和8个对外开放口岸,边境地势平坦、人口稀少,边境管控任务比较重。李颖婷建议,进一步加大边境辖区技防设施建设,针对呼伦贝尔冬季漫长的特点,为边境派出所等基层一线单位配备适航性、抗干扰性更强的高科技设备,进一步提升边境巡逻防控效能。同时,要大力推进护边员队伍建设,提高护边员待遇保障,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培训,提升护边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进一步加大边民和护边员补助政策力度,持续改善边境地区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激发边民参与巡边、护边的积极性。(记者:安寅东 金泉)两会影像1月15日,自治区政协委员秦立梅建议,在基层医院帮扶建设优势学科,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满足群众多样化医养需求,为百姓健康贡献医疗专家力量。记者 孟和朝鲁 摄1月15日,通辽市代表团代表刘洋建议,出台支持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鼓励运行时间长或单机容量小的风电光伏设备技术迭代、设备更新、以大代小,支持建设风电光伏退役装备资源化再利用示范区。记者 王磊 摄1月15日,自治区政协委员李袆霞(右三)建议,支持将阿拉善盟建设成为全国新能源消纳基地和内蒙古的商业航空基地。记者 金泉 摄

《内蒙古日报》(2025年1月16日3版)。


   聆听2025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独属于内蒙古的2024年发展数据“铺陈”开来:

  治沙、造林、种草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3%、220%、148%,生态安全的“绿色长城”持续筑牢。

  完成煤炭保供任务8.3亿吨、占全国34.5%,外送电量3150亿度、占全国16%,均居全国第1位,能源保供的“顶梁柱”作用突出。

  粮食总产量达到820.1亿斤、实现“二十一连丰”,牛肉、奶产量稳居全国第1位,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更加坚实。

  ……

  2024年,在国家支持下,内蒙古“五大任务”212项年度重点工作全部完成,一项项亮眼的数据,成为闯新路进中游迈出实质性步伐的生动注脚。

  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是党和国家从发展全局出发赋予内蒙古的战略定位,也是内蒙古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大局中的要责和重任。

  持续把落实“五大任务”的扎实行动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成效,是全区上下的共识,也是自治区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为国担当,当好“顶梁柱”“压舱石”


 “五大任务”不仅关系着自身发展,也关系着国家五个安全。内蒙古站位全国大局,全力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全力保障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边疆安全。

  自治区政协委员,自治区农牧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化珍介绍,作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主要落实部门,自治区农牧厅树牢系统化、工业化、市场化三大思维,紧扣“地水种技、粮肉乳草、链服融改”12个重点,在抓主要矛盾、破瓶颈制约、重前瞻布局上狠下功夫推进工作落实。2025年,他们将持续提高农畜产品供给能力,提高畜牧业加工转化率,全力把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得量大质优。

  自治区人大代表,呼和浩特海关关长、党委书记张彦表示,近年来,呼和浩特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构筑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上不断展现首府新作为。下一步,将全力支持呼和浩特、乌兰察布加快建设中欧班列集散中心,会同相关部门积极研究解决中欧班列“酒肉穿肠过”问题,服务“中通道”中欧班列扩容提质。

  深入落实“五大任务”,下一步着力点在哪?“要着力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全面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深入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深挖资源开发转化利用潜能”“加快突破地、水、种等瓶颈制约”“系统推进‘五大任务’、接续实施‘六个工程’、组织开展‘六个行动’,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代表委员们纷纷提出意见建议,积极建言献策。


为区谋路,探索本地化发展路径

 “五大任务”是重任,也是机遇。

  在落实“五大任务”过程中,内蒙古各地抓住发展战略机遇,找准定位,立足特色优势,纷纷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聚焦自治区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赤峰市元宝山区聚力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加快实现工业倍增,推动传统能源转型升级、新能源产业大干快上,培育形成了硫磷钛铁锂、生物化工、精细化工新材料、医药化工、新能源等五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下一步,元宝山区将全力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大文章。传统能源产业上,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高值化利用水平。新能源产业上,坚持以链式思维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打造以绿色氢氨为核心的‘新石油’中心。战略资源产业上,重点实施7个新质生产力项目,推动战略资源高质化开发利用。”自治区人大代表、赤峰市元宝山区区长张志伟说。

  巴彦淖尔市作为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主力军,创造了防沙治沙的“磴口模式”。近几年,该市立足资源优势,加快林草沙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进程,打造从基地种植、生产加工、技术研发、仓储物流、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到终端会员全流程一体化产业链,走出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下一步,我们要推动科技创新和生态建设及生态产业深度融合,重点围绕节水抗旱造林、盐碱地造林等困难立地条件下造林技术、荒漠原生树种扩繁及栽植技术、经济林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科技攻关、突破,将更多成熟的科技成果应用到‘三北’工程建设中。”自治区政协委员,巴彦淖尔市政协副主席、科协主席格日乐说。


为民谋利,收获满满安全感幸福感


 “五大任务”是对我区具有牵引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工作的集中攻坚,发展的是社会经济,受益的是广大百姓。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空气更清新了。全面治理后的矿山变成了公园,成为市民消夏的新去处,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倍增。”自治区人大代表、内蒙古创源金属有限公司质管部部长杨峰在“代表通道”上分享了霍林郭勒市绿色转型发展带来的民生红利。

  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不只是生态建设,更是一场生产方式、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作为一座“老牌”能源城市,霍林郭勒从“挖煤卖煤”到“煤电铝一体化”,再到“新能源赋能”,产业“新”了、矿山绿了,生态环境也从根本上发生了转变。

  额尔古纳市地处内蒙古最北端,有着长达674.89公里的中俄边境线。过去一年,额尔古纳市全力做好守边护边、社会治理、防范化解风险等各项工作,全面推行信访代办制,深入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和交叉互检,“数字边防”“智慧边防”建设扎实推进,边境管控能力显著增强,以实际行动把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构筑得更加坚不可摧。尤其是全市的6个“北疆·右岸快警站+”,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景区,做到“有呼必应”,有力推动当地旅游业有序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我们在守好祖国‘北大门’、首都‘护城河’的同时,也为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安全感。”自治区人大代表,额尔古纳市委副书记、市长耿浩说。

  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决落实好“五大任务”,内蒙古正在不断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记者:霍晓庆)


两会快评


以新格局塑造新优势


     “坚持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产业含新量含金量含绿量”“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做好现代化国际口岸的文章”……自治区两会上,代表委员就持续深化落实“五大任务”建言献策,积极为完成好这一要责和重任、构建新格局塑造新优势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五大任务”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内蒙古的战略定位,是我们必须履行好的重要职责使命。过去一年,内蒙古加压加力、紧锣密鼓推进“五大任务”,“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取得重大战果,治沙、造林、种草年度任务超额完成;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全社会安全感持续提升;新能源装机在全国率先破亿、达到1.35亿千瓦,在全国率先开展跨省特高压绿电交易;粮食总产量达到820.1亿斤,实现“二十一连丰”;全区陆路口岸货运量超1.2亿吨,进出口总额超2000亿元……在全区上下共同努力下,“五大任务”取得显著成效,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向上向好的态势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百尺竿头何以更进一步?持续深化落实“五大任务”,既要“操其要于上”,也要“分其详于下”。要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形成布局合理、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要坚持产量产能、生产生态、增产增收一起抓,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农村新牧区。要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大力拓展发展新空间。要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挺在前头,全力推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内蒙古的战略定位,加快构建发展新格局、塑造竞争新优势,一张蓝图绘到底,我们定能以新气象新作为新担当,不断推动“五大任务”取得新成效,结出新硕果。(评论员:哈丽琴)


两会融产品



“五大任务” 成效显著


聚焦新视角 深度看两会

“五大任务”是习近平总书记

赋予内蒙古的战略定位

是我们必须履行好的

重要职责使命

“五大任务”是内蒙古在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

要责和重任

必须持续深化落实

回眸2024年

“五大任务”高质量推进

取得显著成效

生态屏障持续筑牢

安全屏障不断夯实

能源资源基地保障能力增强

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取得积极进展

向北开放桥头堡建设走深走实

展望2025年

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

党中央精神上来

统一到自治区党委部署要求上来

紧紧围绕“五大任务”

一张蓝图绘到底

接续实施“六个工程”

组织开展“六个行动”

全力以赴推动全区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报道团队:孙一帆 于涛 李卓 王鹏 王丽红 贾奕村 韩晓宇 庄圆)


两会热议


吴喜春代表:

让科技创新成为乳业发展“最大增量”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走在全国前列的产业保持领先地位,抢占新的制高点。当前,我区乳业已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乳业发展各种叠加优势明显,这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提供了坚实支撑。”自治区人大代表、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吴喜春说。

吴喜春建议,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优化延伸产业链条,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乳业发展“最大增量”。

 要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布局奶酪、乳清、乳铁蛋白等精深加工产业,扩大奶粉、酸奶、冰品市场份额,实现产业链产值不断取得新突破。要以数字化打造新动能,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刻重塑生产要素配置,用数字化赋能升级乳业全链路。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要在饲草种植、养殖加工等环节,加快先进绿色科技的推广应用。同时,还要加强乳企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推动产学研融通创新,壮大市场主体,实现国际化发展。(记者:王皓 王磊)

李国光代表:

群策群力打好防沙治沙大会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推进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新建新能源装机1500万千瓦、治沙140万亩。“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自治区人大代表、突泉县林业和草原局正高级工程师李国光说。
  突泉县位于科尔沁沙地北缘锁边区,肩负着阻击沙地边缘区域向外蔓延的重要使命。2024年,突泉县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统筹布局沙地治理,以推进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为重点,采取新能源治沙、科学治沙、群众治沙、社会治沙、效益治沙五种模式,全面完成了“灭黄、治白、增绿”三大行动。
 作为林草工作者,李国光走遍了县域内大大小小的沙丘、林地,见证了突泉县科尔沁沙地“沙海变绿洲”的奇迹。李国光建议,坚持科学防沙治沙,大力推广应用节水林业新技术,大力推行以工代赈模式,不断探索、调动、完善吸引社会各方资金、技术、公益组织等多元化参与防沙治沙的机制,群策群力,打好防沙治沙大会战。(记者:康丽娜 王晓博)

于志伟委员:

推进我区羊绒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牛羊肉、马铃薯、玉米、羊绒、草业是我们发展多年的特色产业,要持续深耕,马铃薯、羊绒2个产业链向千亿级迈进。我长期关注我区羊绒产业的发展,为此我感到十分振奋。”自治区政协委员、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科技和信息化处一级调研员于志伟说。


“内蒙古现有羊绒产业链相关企业3934家,中小微企业居多,制造方式偏传统,信息化手段不足,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发挥不足,导致碳排放和能耗偏高。首先是养殖环节的碳足迹评价技术还不完善,其次是碳足迹核算缺少本地化的碳排放因子库数据支持。”于志伟建议,设立统一的协调管理部门,整合羊绒产业链上下游的创新资源,实现跨企业、跨产业、跨区域的打通。抓紧开展羊绒产品养殖环节碳足迹研究,制定羊绒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认可全流程标准体系。尽快建立羊绒原料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同时鼓励部分企业“先试先行”给产品加上碳标识,带动上游供应链低碳升级,辐射产业及上下游供应链的低碳发展,并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推进我区羊绒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记者:帅政 孟和朝鲁)


李颖婷委员:

进一步加大边境辖区技防设施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进一步改善边民生产生活条件,让边境群众安居乐业、安心守边。这一工作安排,让自治区政协委员、民进呼伦贝尔市总支主委李颖婷倍感振奋。
 “近年来,兴边富民工作在内蒙古边疆地区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李颖婷以呼伦贝尔市为例,对增强我区边境地区治理能力提出了建议。
 呼伦贝尔毗邻俄蒙,有8.9万平方公里的边境辖区和8个对外开放口岸,边境地势平坦、人口稀少,边境管控任务比较重。李颖婷建议,进一步加大边境辖区技防设施建设,针对呼伦贝尔冬季漫长的特点,为边境派出所等基层一线单位配备适航性、抗干扰性更强的高科技设备,进一步提升边境巡逻防控效能。同时,要大力推进护边员队伍建设,提高护边员待遇保障,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培训,提升护边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进一步加大边民和护边员补助政策力度,持续改善边境地区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激发边民参与巡边、护边的积极性。(记者:安寅东 金泉)


两会影像


1月15日,自治区政协委员秦立梅建议,在基层医院帮扶建设优势学科,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满足群众多样化医养需求,为百姓健康贡献医疗专家力量。记者 孟和朝鲁 摄

1月15日,通辽市代表团代表刘洋建议,出台支持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鼓励运行时间长或单机容量小的风电光伏设备技术迭代、设备更新、以大代小,支持建设风电光伏退役装备资源化再利用示范区。记者 王磊 摄


1月15日,自治区政协委员李袆霞(右三)建议,支持将阿拉善盟建设成为全国新能源消纳基地和内蒙古的商业航空基地。记者 金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