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头:沉到一线听民情 上门服务解民忧
  • 发布时间:2023-09-27 10:52
    文档来源: 《内蒙古日报》

  • 包头:沉到一线听民情 上门服务解民忧

    □ 本报记者 杨柳

    “区里的同志经常来村里与我们面对面交流,了解我们有什么困难。”近日,包头市青山区政府的工作人员来到兴胜镇羊山窑村下访接访时,信访群众激动地说。

    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被动接访为主动解难。近年来,包头市青山区积极践行“浦江经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党员干部沉入一线、深入群众,听民情访民生解民忧,形成信访事项化解的闭环系统,推动矛盾纠纷及时就地解决,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凝聚了民心民智。

    “一把手”包街镇促化解

    “真没想到我的揪心事这么快就解决了!”收到银行卡到账8万余元的手机短信后,郭女士高兴地说。

    2022年,包头市青山区人民法院判决开发商退还郭女士购房首付款,但一年过去了,开发商仍未执行判决。今年7月10日,郭女士来到包头市青山区联合信访中心反映此事,当日接待郭女士的是青山区委办公室主任赵建刚。赵建刚了解到房地产公司未支付退款是因其银行账户被冻结,而郭女士右腿股骨头坏死,急需用钱治病这些情况后表示:“绝对不能耽误郭女士住院治病。”于是,赵建刚成了该信访事项的代办员,他积极协调住建、信访、法院以及房地产公司,决定由房地产公司筹措一部分资金,其余从住建部门为房地产公司代管的资金里支付。7月21日,在各方努力下,郭女士反映的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为更好地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包头市青山区建立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和区委副书记牵头包联街镇工作机制,压紧压实区级领导接访下访、包案化解责任,强化各部门、单位主要领导信访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同时,区委政府主要领导充分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带头包案,领衔办理,对所包案件逐案研究对策措施,一包到底,直至化解。截至目前,包头市青山区区级领导接访下访90次,接待群众103批次、357人次,研究信访事项103件,化解信访事项13件。

    化积案挖症结求实效

    近日,包头市青山区一处烂尾十几年的商住楼迎来了“重生”。

    这个名为“新福地”的商住楼项目2010年因房屋销售存在顶账情况、债务债权复杂等问题停工。2020年,包头市青山区委、政府组织成立新福地商住楼遗留项目信访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创新性提出先行政介入化解实际购房人突出矛盾问题,后司法重整全盘盘活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决定由项目原施工企业垫资施工,同时积极推动解决规划、土地和房屋产权等问题,商住楼项目得到有效推进。截至目前,已签约并完成交付78户。“想不到这个房子还能交工,我们以为搬不进去了!”拿到住宅楼钥匙的汤先生百感交集。

    信访突出问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和谐稳定。包头市青山区坚持把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作为“一把手”工程深入推进,列入区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对纳入重访治理、积案化解范围内的信访事项,青山区责任单位、部门严格按照优先办理机制,迅速进入办理程序,逐人逐案建立工作台账,着力构建“梳理分类——交办转办——调处化解——问题销号——回访问效”工作闭环,切实把矛盾隐患化解在基层。同时,青山区注重信访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方式的联动,统筹运用各方资源,形成信访联解、矛盾联调、工作联动新格局。通过一案一策、精准发力,一大批“骨头案”“钉子案”得到有效化解。

    家门口巧“把脉”开“良方”

    “红哥,王大爷那个养老保险的事儿已经办理完了,咱们再过去回访一下……”在青山区兴胜镇周旭东信访代办工作室,周旭东与同事商量着刚刚办理完结的信访事项。

    工作室虽然成立仅仅一个月,但有着多年信访工作经验的周旭东坦言,“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的信当家书,把群众的诉求当家事,把群众的信访当家访,与群众勤沟通多拉家常,信访工作自然就做好了。”

    杜绝 “漂亮话”“太极拳”,把矛盾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近年来,青山区依托综治中心、矛调中心,扎实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工作,提高基层矛盾化解能力。区级至少每半年组织1次矛盾纠纷全面排查,街镇至少每个月排查1次,形成了“排查问题——梳理分类——交办转办——调处化解——问题销号——回访问效”工作闭环。其中,将交办和排查出的信访事项及时纳入代办程序,努力实现民有所需、我有所帮。通过精心打造“周旭东信访工作室”、万家小院议事厅等特色站点,创新推出“五家工作法”“四员”代办法,实现委托、代办、终结、反馈全程闭环办理。做群众的“贴心人”“代言人”,巧“把脉”开“良方”,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让代办服务的“加速度”赢得群众的“满意度”。今年以来,包头市青山区初次信访量下降32%,群众满意率上升15.35%。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多个部门的密切配合。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完善信访与诉讼、仲裁、调解、社会救助等联动机制,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将自上而下的‘浦江经验’和自下而上的‘枫桥经验’融合起来,共同推动信访问题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青山区信访局负责人说。

附件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包头:沉到一线听民情 上门服务解民忧

发布时间:2023-09-27
来源:《内蒙古日报》
朗读

包头:沉到一线听民情 上门服务解民忧,
  包头:沉到一线听民情 上门服务解民忧
  □ 本报记者 杨柳
  “区里的同志经常来村里与我们面对面交流,了解我们有什么困难。”近日,包头市青山区政府的工作人员来到兴胜镇羊山窑村下访接访时,信访群众激动地说。
  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被动接访为主动解难。近年来,包头市青山区积极践行“浦江经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党员干部沉入一线、深入群众,听民情访民生解民忧,形成信访事项化解的闭环系统,推动矛盾纠纷及时就地解决,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凝聚了民心民智。
  “一把手”包街镇促化解
  “真没想到我的揪心事这么快就解决了!”收到银行卡到账8万余元的手机短信后,郭女士高兴地说。
  2022年,包头市青山区人民法院判决开发商退还郭女士购房首付款,但一年过去了,开发商仍未执行判决。今年7月10日,郭女士来到包头市青山区联合信访中心反映此事,当日接待郭女士的是青山区委办公室主任赵建刚。赵建刚了解到房地产公司未支付退款是因其银行账户被冻结,而郭女士右腿股骨头坏死,急需用钱治病这些情况后表示:“绝对不能耽误郭女士住院治病。”于是,赵建刚成了该信访事项的代办员,他积极协调住建、信访、法院以及房地产公司,决定由房地产公司筹措一部分资金,其余从住建部门为房地产公司代管的资金里支付。7月21日,在各方努力下,郭女士反映的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为更好地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包头市青山区建立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和区委副书记牵头包联街镇工作机制,压紧压实区级领导接访下访、包案化解责任,强化各部门、单位主要领导信访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同时,区委政府主要领导充分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带头包案,领衔办理,对所包案件逐案研究对策措施,一包到底,直至化解。截至目前,包头市青山区区级领导接访下访90次,接待群众103批次、357人次,研究信访事项103件,化解信访事项13件。
  化积案挖症结求实效
  近日,包头市青山区一处烂尾十几年的商住楼迎来了“重生”。
  这个名为“新福地”的商住楼项目2010年因房屋销售存在顶账情况、债务债权复杂等问题停工。2020年,包头市青山区委、政府组织成立新福地商住楼遗留项目信访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创新性提出先行政介入化解实际购房人突出矛盾问题,后司法重整全盘盘活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决定由项目原施工企业垫资施工,同时积极推动解决规划、土地和房屋产权等问题,商住楼项目得到有效推进。截至目前,已签约并完成交付78户。“想不到这个房子还能交工,我们以为搬不进去了!”拿到住宅楼钥匙的汤先生百感交集。
  信访突出问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和谐稳定。包头市青山区坚持把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作为“一把手”工程深入推进,列入区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对纳入重访治理、积案化解范围内的信访事项,青山区责任单位、部门严格按照优先办理机制,迅速进入办理程序,逐人逐案建立工作台账,着力构建“梳理分类——交办转办——调处化解——问题销号——回访问效”工作闭环,切实把矛盾隐患化解在基层。同时,青山区注重信访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方式的联动,统筹运用各方资源,形成信访联解、矛盾联调、工作联动新格局。通过一案一策、精准发力,一大批“骨头案”“钉子案”得到有效化解。
  家门口巧“把脉”开“良方”
  “红哥,王大爷那个养老保险的事儿已经办理完了,咱们再过去回访一下……”在青山区兴胜镇周旭东信访代办工作室,周旭东与同事商量着刚刚办理完结的信访事项。
  工作室虽然成立仅仅一个月,但有着多年信访工作经验的周旭东坦言,“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的信当家书,把群众的诉求当家事,把群众的信访当家访,与群众勤沟通多拉家常,信访工作自然就做好了。”
  杜绝 “漂亮话”“太极拳”,把矛盾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近年来,青山区依托综治中心、矛调中心,扎实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工作,提高基层矛盾化解能力。区级至少每半年组织1次矛盾纠纷全面排查,街镇至少每个月排查1次,形成了“排查问题——梳理分类——交办转办——调处化解——问题销号——回访问效”工作闭环。其中,将交办和排查出的信访事项及时纳入代办程序,努力实现民有所需、我有所帮。通过精心打造“周旭东信访工作室”、万家小院议事厅等特色站点,创新推出“五家工作法”“四员”代办法,实现委托、代办、终结、反馈全程闭环办理。做群众的“贴心人”“代言人”,巧“把脉”开“良方”,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让代办服务的“加速度”赢得群众的“满意度”。今年以来,包头市青山区初次信访量下降32%,群众满意率上升15.35%。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多个部门的密切配合。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完善信访与诉讼、仲裁、调解、社会救助等联动机制,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将自上而下的‘浦江经验’和自下而上的‘枫桥经验’融合起来,共同推动信访问题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青山区信访局负责人说。


包头:沉到一线听民情 上门服务解民忧

□ 本报记者 杨柳

“区里的同志经常来村里与我们面对面交流,了解我们有什么困难。”近日,包头市青山区政府的工作人员来到兴胜镇羊山窑村下访接访时,信访群众激动地说。

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被动接访为主动解难。近年来,包头市青山区积极践行“浦江经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党员干部沉入一线、深入群众,听民情访民生解民忧,形成信访事项化解的闭环系统,推动矛盾纠纷及时就地解决,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凝聚了民心民智。

“一把手”包街镇促化解

“真没想到我的揪心事这么快就解决了!”收到银行卡到账8万余元的手机短信后,郭女士高兴地说。

2022年,包头市青山区人民法院判决开发商退还郭女士购房首付款,但一年过去了,开发商仍未执行判决。今年7月10日,郭女士来到包头市青山区联合信访中心反映此事,当日接待郭女士的是青山区委办公室主任赵建刚。赵建刚了解到房地产公司未支付退款是因其银行账户被冻结,而郭女士右腿股骨头坏死,急需用钱治病这些情况后表示:“绝对不能耽误郭女士住院治病。”于是,赵建刚成了该信访事项的代办员,他积极协调住建、信访、法院以及房地产公司,决定由房地产公司筹措一部分资金,其余从住建部门为房地产公司代管的资金里支付。7月21日,在各方努力下,郭女士反映的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为更好地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包头市青山区建立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和区委副书记牵头包联街镇工作机制,压紧压实区级领导接访下访、包案化解责任,强化各部门、单位主要领导信访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同时,区委政府主要领导充分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带头包案,领衔办理,对所包案件逐案研究对策措施,一包到底,直至化解。截至目前,包头市青山区区级领导接访下访90次,接待群众103批次、357人次,研究信访事项103件,化解信访事项13件。

化积案挖症结求实效

近日,包头市青山区一处烂尾十几年的商住楼迎来了“重生”。

这个名为“新福地”的商住楼项目2010年因房屋销售存在顶账情况、债务债权复杂等问题停工。2020年,包头市青山区委、政府组织成立新福地商住楼遗留项目信访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创新性提出先行政介入化解实际购房人突出矛盾问题,后司法重整全盘盘活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决定由项目原施工企业垫资施工,同时积极推动解决规划、土地和房屋产权等问题,商住楼项目得到有效推进。截至目前,已签约并完成交付78户。“想不到这个房子还能交工,我们以为搬不进去了!”拿到住宅楼钥匙的汤先生百感交集。

信访突出问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和谐稳定。包头市青山区坚持把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作为“一把手”工程深入推进,列入区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对纳入重访治理、积案化解范围内的信访事项,青山区责任单位、部门严格按照优先办理机制,迅速进入办理程序,逐人逐案建立工作台账,着力构建“梳理分类——交办转办——调处化解——问题销号——回访问效”工作闭环,切实把矛盾隐患化解在基层。同时,青山区注重信访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方式的联动,统筹运用各方资源,形成信访联解、矛盾联调、工作联动新格局。通过一案一策、精准发力,一大批“骨头案”“钉子案”得到有效化解。

家门口巧“把脉”开“良方”

“红哥,王大爷那个养老保险的事儿已经办理完了,咱们再过去回访一下……”在青山区兴胜镇周旭东信访代办工作室,周旭东与同事商量着刚刚办理完结的信访事项。

工作室虽然成立仅仅一个月,但有着多年信访工作经验的周旭东坦言,“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的信当家书,把群众的诉求当家事,把群众的信访当家访,与群众勤沟通多拉家常,信访工作自然就做好了。”

杜绝 “漂亮话”“太极拳”,把矛盾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近年来,青山区依托综治中心、矛调中心,扎实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工作,提高基层矛盾化解能力。区级至少每半年组织1次矛盾纠纷全面排查,街镇至少每个月排查1次,形成了“排查问题——梳理分类——交办转办——调处化解——问题销号——回访问效”工作闭环。其中,将交办和排查出的信访事项及时纳入代办程序,努力实现民有所需、我有所帮。通过精心打造“周旭东信访工作室”、万家小院议事厅等特色站点,创新推出“五家工作法”“四员”代办法,实现委托、代办、终结、反馈全程闭环办理。做群众的“贴心人”“代言人”,巧“把脉”开“良方”,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让代办服务的“加速度”赢得群众的“满意度”。今年以来,包头市青山区初次信访量下降32%,群众满意率上升15.35%。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多个部门的密切配合。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完善信访与诉讼、仲裁、调解、社会救助等联动机制,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将自上而下的‘浦江经验’和自下而上的‘枫桥经验’融合起来,共同推动信访问题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青山区信访局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