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信访代办帮办让群众的“烦心事”解决在“家门口”, 为认真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防化并重推进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乌兰察布市集宁区通过建立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信访代办帮办三级服务体系,设立1个中心、10个站、104个点,配备426名信访代办员,实现了群众反映的问题在属地有人接、有人管、有人办、办得成,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一线。“房子前一段时间拿上钥匙,现正在装修,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入住了,真是太感谢街道办事处的同志们了。”居民常永凤高兴地说。日前,记者在常青街道怡景名苑小区10号楼居民常永凤家中看到,几名装修工人正在施工,现场井然有序。一旁的常永凤高兴地说,这是她五年前买的房,现在终于拿上了钥匙开始装修了。怡景名苑小区建于2017年,小区已有多户居民入住,但10号楼迟迟无法交工,有些购房者是老年人,当初也是看上了房屋配有电梯,方便上下楼,没想到一等就是好几年。为此,有的购房者找到了集宁区常青街道办事处,希望通过信访代办为居民解决这个“烦心事”。今年1月,集宁区常青街道信访代办帮办站受理了居民的诉求。代办员多次出面,帮助协调开发商及施工方之间存在的矛盾纠纷,从双方互不相让到作出让步,协商解决问题,代办员用几个月帮助居民梳理问题脉络,厘清职责分工,引导双方互谅互让。同时,在辖区司法所、派出所的帮助下,提出了符合法律法规的解决措施,并与集宁区住建局沟通协调,对此事开通容缺受理绿色通道,购房者顺利缴纳相关费用后,领到了房屋钥匙。“小区的物业服务不好,收费太高”、“小区健身器材和休闲座椅太少了”……不仅仅是“坐等”群众上门反映问题,集宁区新华街道各社区代办员定期在辖区内走访了解情况,与居民唠家常,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让基层信访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每次我们向代办员反映问题、提出建议后,他们都会及时跟进,处理问题也十分高效。”集宁区新华街道居民李艳告诉记者。集宁区还根据代办帮办事项的难易程度,明确了代办帮办时限,压缩办理周期,防止事项久拖不决。同时,建立了以“首接首办责任制”、“回访核实制”、“满意度评价制”等为主体的代办帮办工作评价体系,形成了从受理到评价的责任闭环。信访工作一头连着党心,一头连着民心。今年以来,集宁区各乡镇、街道坚持以基层民生需求为导向,聚焦群众身边的“小、急、难”事,以“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的信访代办工作模式,变“等群众上访”为“替群众代办”,及时将群众诉求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初期,减少矛盾风险隐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宪法发展历程,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2024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今年“宪法宣传周”的主题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一、新中国宪法发展历程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从1949年具有临时宪法意义的《共同纲领》,到现行的1982年宪法的2018年修正版,让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吧。前身:共同纲领1949年秋新中国建立前夕,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获得全国性胜利。革命胜利后将要建立—个什么样的国家,如何把革命胜利的成果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并且规定建国后的大政方针,作为全国人民共同遵循的准则,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把革命和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这就迫切需要制定—部具有根本法性质的文件。但在当时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还不能立即召开由普选产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且制定一部完善的正式宪法。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邀请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以及国外华侨等各方面的代表635人,组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取代正在行宪状态、但不被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民主同盟等党派承认的《中华民国宪法》,这部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规定了政权机关的组成和新政府的军事、经济、文化教育、民族政策、外交政策。良好开端:五四宪法1952年12月1日,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召开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通知》,通知认为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制定宪法的条件已经具备,准备制宪。1952年12月24日,第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会第四十三次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提议起草宪法;政协通过了这一提议。1953年1月1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把制定宪法列为1953年的三项任务之一。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决定由毛泽东等三十余人组成宪法起草委员会,即形式上制宪机关为中央人民政府。1953年底,毛泽东率宪法起草小组入住杭州西湖国宾馆。约有一亿五千万人参与了首部宪法的讨论,提出的意见有138万多条。另有各省、市、县人民代表大会的596万多名代表也发表了意见。根据征求所得的意见,宪法起草委员会对原来的草案作修改后,交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临时会议讨论通过,形成了宪法送审稿。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票通过。这部宪法规定公民拥有迁徙自由、居留权等,还纳入了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条款,行文上颇具建设性;同时紧扣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决议精神和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民主原则,表现在全国人大的设置、内阁制、国家元首统帅军队等等。有观点认为,这部宪法的诸多条款,例如人民法院独立审判,公民自由迁徙权,罢工权,均达到了1949年以来各部宪法无法超越的高度。曲折历程:七五宪法“七五宪法”是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因为其诞生于文化大革命后期,带有浓重的文革色彩,其指导思想是“继续开展阶级斗争”,大量删减了一般宪法必须明确规定的内容,导致中国忽视了经济建设。它把“文化大革命”合法化,破坏了原宪法中民主的原则,对国家机构的规定不足。其中规定不再设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职位,缩小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范围,取消了“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规定,将文化大革命的许多提法和做法给予了肯定。普遍认为,这是一部有严重缺点、错误的宪法。及时转向:七八宪法1976年“文革”结束后,国家政治形势再度发生重大变化,重新修宪又提上日程。1977年,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宪法修改委员会,承担宪法草案的修改工作。宪法草案完成后,1977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征求党内外群众对修改宪法的意见。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经重新修改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三部宪法。七八宪法恢复了被取消的检察机关,取消了其职权交由公安机关行使的规定;恢复了审判公开和辩护制度;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作了大量补充,由七五宪法的4条增加到16条。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这部宪法未能彻底清理“文化大革命”期间“左”的思想影响,以至还存在一些不正确的政治理论观念和不适应客观实际情况的条文规定。例如,序言中仍然保留了“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的错误提法,对“文化大革命”仍然采取肯定态度;在国家机构中,仍然保留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的名称;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仍然规定公民“有运用‘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利”,等等。拨乱反正:八二宪法1982年,随着“拨乱反正”的深入,文化大革命已经被完全推翻。修改原宪法,使之适应形势再度成为迫切需求。1980年下半年,在叶剑英委员长直接主持下,我国开始对宪法进行大规模、全局性的修订。经过两年多的讨论、修改,并经过全民讨论,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部宪法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第四部宪法继承和发展了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并吸收了国际经验,是一部有中国特色、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根本大法。八二宪法删除了诸如“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文革语言,理顺了党和国家,行政、立法和司法的关系,将党务机构分离出国家机构运作体系,实现了党政分开,明确区分了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还规定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八二宪法在当时被认为是新中国建国后“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部宪法”。与时俱进:宪法修正案1988年4月20日顺应当时的改革形势,第七届全国人大修改宪法第十条和第十一条。允许私营经济出现,并准许土地使用权转让。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修改宪法总纲大部分条款和序言部分,以及地方人大代表选举部分。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写入序言。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为顺应形势发展,将宪法部分条文再度修改,修改后的宪法进一步提高了私有经济地位,并废止“反革命罪行”的条款。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再度修改了宪法。原条文中的戒严状态更改为紧急状态并授权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宣布紧急状态,另外,“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说法也写入宪法。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内容包括再一次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写进宪法正文,赋予地级市地方立法权、设立国家监察机关、取消国家主席和副主席任期限制、从宪法层面上确立宪法宣誓制度等。小结:筚路蓝缕 依宪治国纵观我国的宪法发展史,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我国的宪法有过良好的开端,但是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走了不少弯路。但是自从八二宪法及时拨乱反正以来,我国的宪法一直在朝着更完备、更齐全的方向发展。回顾整个历程,筚路蓝缕,无数法学先辈付出了毕生的努力,为宪法的诞生建言献策,终生渴盼一部真正的人民的宪法。从司法实践中来看,八二宪法是我国历部宪法中最好的一部,并且历经多次宪法修正案,始终与时俱进,是一部真正适合中国国情、适应时代要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驾护航的宪法。依宪治国是落实依法治国的重点与关键,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内在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依宪治国做出了重要的论述:“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只要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因此,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从自身做起,维护宪法的最高地位,维护宪法的最高权威。二、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宪法的地位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国家根本法。宪法不同于其他一般法律的特殊性: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制度和最基本的国策;在地位上,宪法是最高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在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效力,它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其他的一般法律都不得抵触宪法;在规范上,宪法是根本的行为准则;在修改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一般法律的程序更为严格。总之,宪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一般法律的制定都必须根据宪法,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违宪,宪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最高表现。宪法的作用宪法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巩固国家政权;第二,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第三,调整国家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第四,宪法作为上层建筑,对自己的经济基础起着影响作用;第五,宪法促进国家的民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第六,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第七,我国宪法把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转化成为国家意志,由国家的力量予以推行,得到实现,这是我国宪法最重要的作用。三、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为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权力监督和制约原则、法治原则。宪法的主要内容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内容:一、国体 (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二、政体(政权组织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三、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四、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五、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六、法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七、经济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三分吸附法”开启基层善治新篇章, 编者按:处理矛盾、化解纠纷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作。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问题导向,回应群众需求,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方面取得实效,各旗(区)也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批行之有效、独具特色的基层治理新方法。为此,“鄂尔多斯政法”推出“枫桥经验鄂尔多斯实践”系列,为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贡献鄂尔多斯智慧。基层治理千头万绪,群众诉求各不相同,有了矛盾怎么解决?近年来,乌审旗创新推出以“即知即调、分流分调、联管联调”为主要方式的“三分吸附法”,全面推行信访代办制,打通信访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形成了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的新时代“枫桥经验”乌审实践。党旗引领:指引基层治理新航程旗县一级基层治理涉及面广、情况多变、职能繁杂,其中信访工作更是是一项关系民生的大事。因此,乌审旗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基层治理全过程,将信访工作列入旗委、政府重要工作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统筹信访工作责任体系构建,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在旗级层面,坚持“管行业必须管信访、管行业必须管稳定”的原则,明确要求旗委各常委、政府各副旗长必须抓好分管领域信访维稳工作;在苏木镇和部门层面,明确了苏木镇书记、镇长和部门党组书记、行政负责人直接分管信访工作,决不允许出现“一把手”甩手不管的情况;在嘎查村(社区)层面,推行“两委”及监委会成员联社、党员联户的排查化解模式,常态化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避免基层矛盾向上传导。通过党的领导,统筹运用各方资源力量,形成了党委领导、各方联动、层层示范、层层落实的责任体系。今年以来,旗综治中心共接待群众接待群众5614人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281件,化解矛盾纠纷案件涉及金额达10983.76万元。分类调处:矛盾化解的精准“导航仪”相较于过去旗、镇、村分级调处的模式,乌审旗创新了矛盾纠纷调处思路,根据矛盾纠纷繁杂程度,将其划分为一般、复杂、疑难三类,明确和压实各方责任,变“分级调”为“分类调”,做到“谁家的孩子谁抱”。为确保矛盾纠纷调处责任清晰、分工明确,乌审旗配套制定了《乌审旗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工作细则》《信访事项“五调联动”工作制度》《以人民调解为基础构建多元联调新机制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机制,进一步理顺了信访部门与属事单位(包括部门和属地)之间的责任分工,厘清了信访与行政、司法等法定途径的权责边界,确保精准化解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有效避免过去矛盾纠纷调处过程中基层组织“权责不对等、小马拉大车”和信访事项“权责不清、多头管理”等问题。在具体实践中,针对一般矛盾纠纷,坚持“身边的人解决身边的事”,让基层群众唱“主角”,推动大部分群众诉求和矛盾纠纷实现“即知即调”;针对复杂矛盾纠纷,坚持“对口的人解决对口的事”,让属事单位扛“责任”,推动绝大多数的群众诉求和矛盾纠纷在“分流分调”阶段得到解决;针对疑难矛盾纠纷,坚持“对等的人解决对等的事”,让包案领导挑“重担”,有效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通过分类调处,信访工作不再是“什么都往里装的筐”,信访部门也不再是“包打天下”的万能部门,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都找到了对应的“出口”。今年以来,各类调解组织调解2786件,人民调解化解683件、两代表一委员调解化解1031件、劳动服务保障中心调解化解1072件。前端治理:开启基层善治的“先行密钥”“化解矛盾纠纷关键在早、关键在小,‘前端治理’投入的精力多一些,‘末端防范’就能省下大把的人财物力。”乌审旗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通过“接诉即办”常态化开展、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信访代办中心实战化运行以及代办员专业化服务,悉心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推出了一批解决问题的务实措施,让老百姓感受到了自己在基层治理中的话语权。特别是信访代办工作开展以来,乌审旗坚决扛起“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职责使命,科学构建旗、苏木镇(部门)、嘎查村(社区)三级信访代办服务网络,选优配强代办员队伍,制定拆迁安置、邻里纠纷、法律援助、草牧场纠纷等22类“信访代办服务清单”,确保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反映诉求、寻求帮助、办成事情,进一步解决了群众办事流程多、不方便和信访多头跑、重复跑等问题,做好了“送上门的群众工作”,有效保障和推动基层治理效能的整体跃升。今年以来,全旗共代办了132件信访事项,已办结128件,4件正在办理中。常抓不懈:工作落实的恒动力“引擎”为常态化做好信访工作,树立“常抓信访”的鲜明导向,乌审旗出台了《乌审旗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十九条具体要求》,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定点接访、常态下访、动态约访和包案机制,由“乌审旗发布”政务公众号每月底公示下个月旗镇两级领导干部接访安排,要求县处级干部定期到信访定点接待场所接访约访,每季度至少1次到包联苏木镇、嘎查村(社区),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矛盾纠纷;苏木镇、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每月通过接访、下访等形式,接待群众来访不少于5个工作日,至少到包联嘎查村、社区走访1次。今年以来,县级领导接访共接待群众40批次59人次、下访共接待群众14批次31人次。为解决衔接不畅等问题,乌审旗坚持惩、防、奖并举的举措,实行了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包联苏木镇、纪检系统科级干部包联嘎查村(社区)“双联双覆盖”指导督办机制,并将信访案件化解纳入领导干部作风评价内容,推动干部提拔、职级并行、职称评聘向能做好群众工作、能化解矛盾纠纷、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干部倾斜,形成了信访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督办、有人被奖惩的常态化、全闭环的抓落实机制,有效防止一些小问题拖成大矛盾、甚至演变为信访积案,持续巩固和发展地区团结稳定、安定祥和的良好局面。今年年初,“三分吸附法”写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被要求全区推广。8月份,乌审旗编制完成了《矛盾纠纷分级分类多元化解规范》地方标准,为各地区的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提供可实施、可落地、可复制的智慧方案。未来,乌审旗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切实的行动,为全力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作出更多、更卓越的乌审贡献。
孙绍骋在北疆文化文艺创作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持续擦亮北疆文化品牌 推动文化建设向着全国上游迈进, 12月4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出席北疆文化文艺创作工作座谈会并讲话。 12月4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出席北疆文化文艺创作工作座谈会并讲话。记者 马建兵 摄自治区领导郑宏范主持座谈会,于立新出席。 会上,自治区文联主要负责同志汇报了北疆文化文艺创作工作情况。来自全区文艺战线的代表,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获得者阿尤尔扎纳、牛海坤、娜仁高娃、朵日娜,第十五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诺敏·何,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获得者武权,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获得者阿拉腾巴格那和重大主题美术创作工程入选作品美术家张可扬作了发言,结合自身创作经历畅谈心得并提出意见建议。大家纷纷表示,今后将努力创作更多优秀文艺作品,为推进北疆文化建设贡献更多力量。在听取大家发言后,孙绍骋说,大家的发言很好,听了收获很大,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有关方面要认真研究采纳。 孙绍骋说,对内蒙古而言,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具体到文化建设工作中,总抓手就是建设北疆文化。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现在北疆文化这个品牌已经立起来了,要再接再厉、一鼓作气把北疆文化品牌擦得更亮、打得更响。 孙绍骋说,内蒙古是一个很有文化的地方。要做深做实北疆文化研究,充分挖掘我区的文化资源和历史史实,大力阐释内蒙古的精神特质,不断丰富北疆文化内涵。要聚焦聚力文艺精品创作,鼓励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多到生活中找灵感、到实践中找素材,创作更多彰显北疆文化的精品力作,把当代内蒙古改革发展背后蕴含的文化价值、精神品质充分展现出来。要积极开展北疆文化展示,把文艺文化演出交流活动常态化开展起来,做好网上网下宣传推广,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在大型演艺和群众活动中展现北疆文化主题,让国内外更好地通过北疆文化来认识内蒙古、认识大中华。要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多探索市场化路径,怎么有利于提高效益、提升质量就怎么来。要加强对文艺工作者的关心关怀,做好各方面待遇保障,为他们开展创作提供良好条件。
群众动嘴 干部跑腿——巴林右旗信访代办办出实效, “这13盏路灯不但照亮了我们回家的路,还照亮了社区居民的心!”说起刚刚安装不久的路灯,家住巴林右旗赛罕街道铁路社区的曹会军难掩内心的激动。曹会军的家在铁路社区索博日嘎西街的平房区,这里属于城乡结合部,巷道狭窄不说,还没有路灯照明,一到晚上整个巷子漆黑一片,居民叫苦不迭。“接到居民的信访事项后,社区、街道及时代办,经协调相关部门,终于在11月10号这一天,把13盏路灯全部安装完毕,彻底解决了232户居民的出行照明问题。”铁路社区主任道日娜说,安装路灯虽然是小事,但却把信访代办制落到了实处。巴林右旗自推行信访代办工作以来,建立了旗、苏木镇(街道)、嘎查村(社区)三级信访代办制度,通过代办员全程代办基层群众信访,破解信访难题,促进矛盾化解,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真正发挥“替民跑、解民愁、赢民信”的作用,让信访代办成为群众信访的主要渠道,从根本上解决信访增量问题,切实把信访工作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我家的厨房不返水了,社区真是帮了我大忙,代办员很热心,为我们居民的事跑前跑后,还调解我们的邻里纠纷,我要给社区工作人员点个赞!”家住艺林小区的王阿姨满面笑容地竖起大拇指说。 达尔罕街道通过代办推动完成阳光小区旧楼改造项目,该项目涉及56户家庭的民生保障,改造后,小区路面干净整洁,自来水管道及污水管道已换新,新增路灯和监控设施,大幅度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大板镇通过代办解决了饶钦嘎查供电不足问题,目前该代办件正在有序推进……这些事儿,只是巴林右旗积极拓展信访渠道,全面推行信访代办、为民办实事的缩影。巴林右旗在推进信访代办制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代办程序、代办机制,畅通代办路径,旗政协通过“政协+信访”模式,让政协委员信访参与代办制,实现信访接待窗口前移,变“等群众上访”为“替群众代办”,变“被动化解矛盾”为“主动解决问题”。巴彦塔拉苏木推出“信访代办+蒙古包调解室”,创新推出蒙古包“1235”信访代办工作法 ,将信访代办与调解深度融合,把蒙古包调解驿站打造成集信访接待、登记、调解、处置“一站式”信访代办服务点。推动群众初次信访及时就地有效化解,为维护全旗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营造良好环境。“巴林右旗积极推进信访代办制,抓好源头治理,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年初以来,全旗共代办各类信访事项472件 ,已化解459件,正在办理13件,到期化解率100%。”巴林右旗副旗长、公安局长金全介绍。
“2024年度法治人物”12月4日将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隆重推出, 今年12月4日是第11个“国家宪法日”。由中央依法治国办、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的“宪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24年度法治人物”宣传活动专题节目,将于12月4日晚在央视综合频道和社会与法频道播出。届时,将揭晓10位“2024年度法治人物”和6位“致敬英雄”人物。 “2024年度法治人物”是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优秀代表,有政法干警,有律师、法学专家,有基层法律服务人员、“法律明白人”等。他们忠诚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立足本职、默默奉献,为我国法治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致敬英雄”人物用宝贵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对法治的无限忠诚。 专题节目采用视频短片、纪实图片、现场访谈、音诗画朗诵、多媒体剧等艺术形式,由现场主讲人讲述每位“年度法治人物”生动鲜活的法治实践和“致敬英雄”人物英勇感人的事迹,展现他们在法治战线的坚守和付出,让社会公众感受到他们的崇高精神,讲述新时代中国法治故事,展示我国年度法治建设的突出成就。 “宪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24年度法治人物”宣传活动专题节目将于12月4日晚在央视社会与法频道20:05、综合频道22:36播出,央视网、央视频同步上线。
信访代办打通纠纷化解“经脉” 源头治理祛除矛盾产生“症结”, 推行信访代办制,是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是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是了解民情、集中民智、凝聚民心的创新做法,是落实源头治理的治本之策。自推行信访代办制以来,赤峰市坚持把信访代办制“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健全体制机制来抓、倡导创新创造来抓、坚持常态长效来抓”,推动群众诉求及时就地有效化解,打通信访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全市代办事项7893件,化解率95.79%,约占全区代办事项总量的1/3。信访二十年 国春生“息诉罢访” “我信访了二十年,如今信访代办帮我解开了心结,感谢共产党,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日前,宁城县存金沟乡的国春生拉着前来看望他的信访干部的手激动万分,久违的微笑,紧闭的心扉,瞬间开启。2003年6月,国春生的女儿因琐事与他人发生争吵,争吵过程中,对方失手将其女儿打伤致死。2003年10月,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行凶者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国春生拒绝接受法院判决结果,认为法院应当判处其死刑立即执行,由此,国春生便开始了长达 20年的上访之路。 为彻底化解这一信访积案,宁城县信访局统筹成立信访代办专班,定期到国春生家中走访,向国春生阐释法律依据,讲解信访政策,探讨解决方案。并通过临时救助、办理低保、关怀慰问等暖情举措,帮助其走出生活困境。2023年11月,经过代办专班和检察机关的积极沟通协调,最高检于2023年11月3日为信访人国春生主持召开听证会。听证会上最高检的检察官与律师听取了国春生的信访诉求、查看了相关材料,经合议后答复国春生全案没有问题,从而解开了困扰其二十余年的“法结”。与此同时,代办专班在听证会上积极向最高检为信访人争取司法救助,经最高检领导再次合议,同意为国春生提供司法救助,并通过现场办公的方式,逐级和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赤峰市检察院联系,最终确定给予国春生司法救助7万元,国春生二十年的上访之路终于划上了句号。自推行信访代办制以来,赤峰市以服务群众、转变作风、深化基层治理作为切入点,把推行信访代办制列入市委常委会的工作要点、列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要点、列入五大任务的工作要点,将信访代办制纳入党建述职范围、纳入年末考核范围、纳入纪检执纪范围,还把信访代办制列入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市政府常务会专题谋划落实、分管领导专题调度推动,确保信访代办制真正落到实处。推行信访代办制不是简单替群众跑个腿,而是要实打实地帮助群众解决问题,赤峰市在推动信访代办制过程中重点聚焦四个环节,健全四个机制。聚焦“谁来代”,健全代办网络机制。构建市县乡村“四级”代办员队伍,采取党员干部兼任一批、“两代表一委员”吸纳一批、志愿服务力量补充一批、网格员选拔一批的“四个一批”机制。目前,全市共有代办员4901 人,其中村级3838人、乡级981人、旗县级82人,共举办各级代办员培训班515期,确保群众信访诉求事事有人代。聚焦“谁来办”,健全统筹协调机制。采取“代办员排查+责任部门办理+信访部门督办+领导干部包案”机制,压实有关处理机关主体责任。基层代办员定期走访、摸排化解矛盾纠纷,实行“未诉先办”;代办事项分级负责,无论群众到哪里反映问题,事项都由职能部门办理,落实首办责任,实行“分级代办”;信访部门全程监督代办进展,及时指导督促,确保代办质效,实行“全程督办”;对疑难复杂事项由领导牵头包案代办,落实“五包”责任,高位推动群众诉求妥善化解,实行“包案代办”。聚焦“怎么代”,健全程序规范机制。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共建共享设立县乡村“三级”窗口,明确涉法类、涉纪类、民生类“三个类别”,采取委托代办、主动代办、提级代办、指定代办“四种方式”,形成“签收、分派、办理、跟踪、反馈”全流程闭环,实现群众诉求“自下而上”、重点事项“自上而下”的四级“双向”贯通。聚焦“怎么办”,健全多元化解机制。推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模式,做到“能调尽调、应调尽调”。有权处理机关落实信访责任,按照《信访工作条例》规定,完成受理、办理、答复、送达程序,依法依规解决群众诉求。需多部门协同办理的代办事项,运用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综合协调、组织推动、督导落实职能,联合各事权部门、各级代办员,协调联动、形成合力,推动问题彻底化解。紧盯四个环节,健全四种机制,就抓住了信访代办的精髓,以此为突破口,一批疑难信访事项得以化解。被占十七年的“门卫房”终回业主怀抱事情发生在敖汉旗新州街道办新南街社区,刘某是老汽车站家属楼居民,2005年,刘某开始负责这里的卫生清理工作,门卫房也暂由其使用,直到其搬离小区后,门卫房也没交还给业主,这个门卫房由其侵占长达17年之久,业主纷纷向街道和社区表达不满。新州街道办接到信访事项后,成立专班,并由社区书记担任代办员全力化解矛盾纠纷,经过新南街社区书记及红色物业党支部、敖汉旗人民法院进行多次现场调解,最终老汽车站家属楼门卫房归还给该小区居民,小区居民高兴地放起鞭炮。至此,侵占门卫房一事彻底得到解决。这件事带给人们的经验和启示是,首先从源头入手,找到病症根源。其次,理清脉络,对症下药。发现是疑难杂症,再提级会诊。刘某占有门卫房一事,新南街社区积极同敖汉旗人民法院对接,进行联合“会诊”,确保“对症下药”,由旗直部门研究化解路径、街道负责具体实施、社区村协助配合,确保上下贯通、形成合力,最终实现“事心双解”。信访代办制是内蒙古信访工作的重要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工作中要树立“创新思维”,大胆探索、改革创新。赤峰市在推行信访代办过程中,创新代办方式,注重抓好“代”和“办”两个环节,做到“点单式、派单式、专班式”有机结合。实行“点单式”代办,乡村两级信访代办员信息上墙公示、实行挂牌服务,群众选人、代办员跑事儿,全流程代办、跟踪、反馈,做到事心双解。实行“派单式”代办,对基层申请提级代办的事项分析研判、精准指派,分疑难复杂事项指派领导包案、专业领域事项指派专家代办、民事纠纷事项指派调解员调解、性格偏执的人员指派心理疏导员疏导“四种派单”模式,代办员负责催办、盯办直至问题解决。实行“专班式”代办,涉众涉稳代办事项,属地党委成立工作专班,倾听群众呼声、汇集群众诉求、监督推动化解,问题不解决、专班不解散。“百姓儿说事儿”圆了“老兵”夙愿“在那赤峰的乡间小道上,百姓的声音轻轻在回响。微信一扫事儿就上榜,木头营子的故事正开场。党政领导每天必看,村民的事儿一定放心上。王爷爷的往事被提起,解放战争他英勇无比……”在赤峰市敖汉旗木头营子乡有“百姓说事儿”这样一首歌在广泛传唱,他所反映的是当地在推行信访代办制过程中,打造的一种信访代办平台——“百姓说事儿”,村民家中有急难愁盼问题,扫描二维码就能直通当地领导,而歌中所唱的王爷爷就是其中一例。徐国东是这个乡的乡党委书记,他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百姓说事儿”客户端,对村民反映的问题进行梳理派单。一天,一条“还爷爷一个身份”的事项信息映入他的眼帘,这名王姓村民反映,他的爷爷100岁了,从小当兵,直到参加解放战争,可如今什么身份也没有,什么待遇也没有,希望得到政府关注。看到信息后,徐国东把这一事项分派给退役军人服务站,代办员接到指令后,马上入户了解情况。经查,这名老人曾参加过广西剿匪的平孟、龙州战役,解放战争的辽沈、平津战役。1953年探亲休假40天,因病未能返回部队。后其所在部队改编成兵团警卫营,老人未能再和部队取得联系。了解情况后,信访代办员到退役军人事务局档案室查阅档案未果,咨询业务人员得到的答复是,50年代当兵的人员回家探亲后因种种原因未能归队的现象很多,当时部队基本都按失踪人员处理,档案也没有向地方移交,按规定,这位老人不符合申报退伍军人待遇的条件。得到调查结果后,徐国东和分管副乡长与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领导进行深度沟通,对老人不能申报退伍军人深表遗憾,考虑其虽不能享受待遇但也是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军人,从此定期对老人进行关怀慰问,家属也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如今,在赤峰像“百姓说事儿”这样的平台共有19个,其中宁城县建立“民生直通车”,群众通过登陆网址、扫描二维码、进入政务平台三种方式反映诉求,代办员接单后立刻办理,今年以来共办理1591件;敖汉旗木头营子乡搭建“百姓说事儿”平台,创新“1+1+4”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法,办理群众诉求500余件,获评全区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除了创新代办平台之外,赤峰市还在探索推行“代办+政协”模式,建立每季度移送一批信访事项、每半年召开一次会商、每年开展一次工作交流培训“三个机制”,今年移交信访事项70件供政协委员申领,目前已化解46件。探索推行“代办+人大”模式,通过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走访、召开民情调研会,参与居民协商议事会等形式,主动收集并解决群众问题。探索推行“代办+志愿服务”模式,围绕信访代办设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全程参与接待、调解、普法、答疑、社情民意征集等工作,引导群众通过信访代办表达诉求。信访代办制在赤峰赢得普遍赞誉信访代办制在全市推广以来,一大批矛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迎来了信访工作的拐点,实现了代办化解率、满意率“双上升”和重复访、信访总量“双下降”。据统计,2024年以来,全市代办事项7000多件,信访总量同比下降7000多件,代办量与信访下降量基本一致,表明信访代办制既能为民解难、又能为党分忧。
孙绍骋王莉霞会见华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祥明, 11月29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王莉霞在呼和浩特会见华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祥明。11月29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王莉霞在呼和浩特会见华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祥明。记者 马建兵 摄孙绍骋对王祥明一行表示欢迎,对华润集团长期以来支持和参与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表示感谢,并介绍了自治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的有关情况。他说,内蒙古现在迫切需要开放式发展,华润集团业务板块与我区产业发展互补性很强,希望华润集团在科技创新、新能源、医药健康、消费经济等领域进一步加强与我区的务实合作,带动我们提升商业营销水平,通过企业的营销渠道让更多优质农畜产品、中药材等走出内蒙古、卖出好价钱。希望双方积极拓展合作领域,培育更多新增长点,实现互惠互利共赢。王祥明感谢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对华润集团的大力支持,并介绍了企业在内蒙古的业务布局和发展构想。他说,近年来华润集团在内蒙古各领域的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合作成果丰硕。下一步,还将紧紧围绕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综合能源、大消费、城市建设运营、生物医药等领域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深化与区属国企的合作,推动更多项目落地,助力内蒙古高质量发展。于立新、么永波参加会见。
武川县:用好信访代办“加”法 做好信访问题“减”法, 武川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行信访代办服务,推进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变“被动化解矛盾”为“主动解决问题”,让乡镇、村(社区)成为矛盾纠纷的终点站,切实将信访矛盾解决在家门口。加强制度建设,在提升工作质效上做“加法”。武川不断提升信访代办工作服务水平,进一步织密信访代办“三级网络”,实行分层代办,成立县级代办中心1个、乡镇代办站9个、村(社区)代办点104个,负责本级信访代办、问题化解等工作。建立了县、乡、村三级信访代办员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了三级信访代办员的职能职责,规范代办程序。此外,结合群众需求,深入推动主动代办、指定代办、委托代办三种代办类型,为群众的信访需求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渠道。截至目前,全县各级信访代办员化解矛盾纠纷245起。加强队伍建设,在提升服务能力上做“加”法。武川县可镇新西街社区的建业小区属于老旧小区,在全县老旧小区改造的范围之内,由于建设年代久远,“老毛病”和“新问题”叠加出现。虽然小区在改造范围内,但是居民楼里的污水管道却不在施工范围之内,管网年久失修,污水渗漏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社区干部在矛盾排查中发现了该问题后,第一时间将该信访问题列入代办事项,代办员积极与相关单位、施工单位排查渗漏位置,确定了原因,并进行了更换,污水管网改造让该小区解决了多年的问题,小区的全体居民给社区送来了感谢信,感谢代办员为给他们解决了困扰多年的问题。自信访代办工作开展以来,武川县以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队伍为抓手,由乡镇党员干部、驻村第一书记、村(社区)干部兼任代办员,牵头代办信访问题。同时,吸收老党员、两代表一委员、村居法律顾问等社会力量在内的534人的网格代办队伍,形成了一张覆盖广、能力强、素质高的代办队伍网络。 加强平台建设,在提供多元服务上做“加”法。武川县哈拉合少乡村民于二民因与同村村民发生土地补偿纠纷问题,村信访代办员温秀元得知此事后,主动为于二民进行帮办代办。温秀元先后去县法律援助中心咨询相关法律政策,并向县人民法院,递交了补偿事项的相关佐证材料,法院当即受理。最终,这起矛盾纠纷在代办员温秀元的帮助下通过法律途径得到了解决。武川县充分发挥县、乡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信访工作会商研判机制,针对矛盾纠纷涉及多部门的案件,实行多部门联动化解机制。融合打造“党建+信访”“司法+信访”“法院+信访”“人大+法院”“政协+法院”等多部门、多领域综合调解平台,加大矛盾纠纷处置效率和便民服务效果。为进一步遏制信访增量问题,武川县依托信访代办员,做到“矛盾排查先一步”“信访代办快一拍”“便民服务暖一点”,推动问题及时就地解决在群众家门口。